首页 <  洞见 < 正文

怎样判断你的企业是否有“弹性”?

观点文章/2020-06-28/和致众成

疫情之下,各家企业比以往更加深刻地理解了VUCA时代的“诡异”。外部环境风云突变,没有人能够预测一年后会发生什么,因为连一个月内的情况都无法简单的通过经验判断,没有人能面对多方因素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局面时,还能够看得清楚、分析得透彻,多少智囊、大儒陷入到预测失败的怪圈。那么对企业的经营与决策来讲,更是难以用常规惯例来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只有一个“大脑”指挥若干只手的企业,其生死之际往往是这个大脑一念之差的抉择,对企业来讲,风险之大是所有企业无法承受之痛。

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去改变当前企业命悬一线的窘境?

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增强组织弹性”就有助于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性,从而能够迅速驶离“漩涡”。

企业组织运营模式的优化,就是由一个大脑指挥若干多手,转变为若干多大脑指挥若干多手。重要的一点是,不仅每个大脑匹配相应的手,而且大脑们之间还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这无疑让组织内的个体智商叠加,从而创造了集体智商大于个体智商的组织形式,因此企业便成为了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同时脚踩风火轮的智慧型组织

那么大家就会想这么好的概念,如果具象到组织模式,具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

在此,我们就介绍一下组织弹性强的企业有哪些特征。

通常在介绍组织特征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展示一家企业的组织模式,我们先要了解有哪些因素可以用于描述。在这之前,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到组织的弹性主要由什么因素所决定,我们我先来谈一谈组织特征的历史变迁。

在人们开始重视组织管理之初(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我们描述一家企业的组织模式,往往是以组织架构与工作流来表达,可以看出其中只关注业务与任务。二十年前,我们在描述一家企业的组织模时,除了架构与工作流之外,还需要考虑决策信息数据流和企业文化,这时,我们感觉到组织模式开始有了一丝丝生气。十年前,组织模式又增加了人才管理,同时在企业文化这个因素中更多关注公司的决策与领导模式,可以看出,企业越来越关注到构成组织的个体细胞“人”的重要性,也看出组织模式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像一个有机体。

我们在强调敏捷性组织模式的时候,常以六大元素来展示组织的特性: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弹性,企业,疫情,结构,网络型,历史,变迁

可以看出当下组织模式中的六大因素中,有一半是人员导向的,另一半是任务导向的。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传统理念中非常刚性的以任务导向的结构、流程与技术这三个因素中也发现了更多的柔性特质。

结构:在结构设计上更多考虑采用灵活的分包方式、采取授权、分级决策、自我管理的方式,将组织化小,化整为零且自治是重要表现形式;

流程:更多考虑迭代及推动跨职能合作的方式来不断优化,而取代了以往一年流程固化十年运营的思路,流程的优化是随时随地发生的,因需而变;

技术:这个因素也发生了很大的调整与变化,由一套大而全系统实现所有功能变为更模块化、灵活化(积木插件式的补充),以方便应用最新最有效的技术实现小步快跑式的更新升级,使系统成体系化而非板结化。进而避免了以往做法所带来的弊端,即不能保证每个小功能的最优化又致使每次的升级换代伤筋动骨。

可以看到,这样的组织模式已经摒弃掉曾依赖人工设计的一套精密严谨的运作体系,而采用了更加开放、不断迭代的方式来适应外部环境,避免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原有耗资费时打造的精密体系反转而成为企业生存的桎梏。

而在以人员为导向的三个因素中,更是展现出了组织模式中的弹性要素。

文化:鼓励创新与创造力而非强调听指挥令行禁止,强调以设计者的思考模式工作而非因循固守原来工作模式,对风险与失败有了更多的宽容;

领导力:领导不再是权威而是协调者,通过提供平台以及信息分享来鼓励员工自我实现,以点亮每个员工的创造性与使命为已任,这样的领导方式必然促进组织的扁平化发展;

人力资源:组织中的员工应该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因此一个中心的组织无法满足这种方式的运作,去中心化是这种组织的必然趋势,同时,人才的获取与合作方式视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而随时灵活调整,人才与组织的关系不再是“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鬼”,正所谓“可以租赁,何必拥有”。

可见组织弹性的充盈与否,无一不是通过组织模式的柔性与开放性来体现的,尤其当“人”这个生产因素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份量,原本“僵硬”的组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正是“人”这种灵性因素的注入,使组织模式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它不再是一个僵化的、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有灵魂的、可自我修复的有机体。 富有弹性、张力十足的组织结构,其表现形式更多为网络型的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弹性,企业,疫情,结构,网络型,历史,变迁

网络型组织与传统组织结构相比更灵活、更液态化,组织体系的壁垒被打破,以团队组织的模式去面对市场、业务的变化。网络化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对外边界模糊、触角多,并以液态化的方式匹配资源,因而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并针对市场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

网络型组织结构是基于业务需求进行构建,具有以下特点:

1、根据具体的市场机会协调活动并分配资源;

2、决策体系不遵循固有的模式;

3、更多的是通过成就感与认同感来激励员工

这种组织结构会使组织模式变得更简洁,官僚主义更少,组织文化和气氛更令人愉快。由于公司减少了等级的限制,对于员工来讲机会的把握,工作决策权限更大,因此组织适应市场、迅速反应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了。在这种组织下,公司的“雇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组织内部人员,外部的资源也都成为了公司的“雇员”。

通过上述组织模式的描述与介绍,大家可以对比自身企业的组织模式,参照上文中提到的各个要素,评估一下组织当前的水平,是弹性十足,还是僵硬十足?疫情当前,增强组织弹性无疑是确保企业生存下去的重要“抵抗力”,那么如何扭转企业组织模式僵硬的局面,让组织充满弹性?有哪些举措与方法,以及哪些企业进行了具体的实施的呢?敬请关注我们下一期的文章。